| 如何标准操作KH-2000型薄层色谱扫描仪 | 
| 【来源:桂西制药】【作者:admin】【发布时间:2010-12-17】 | 
| 一、操作前准备 1、 打开计算机电源 2、 在计算机显示桌面上点击薄层色谱扫工作站图标打开工作站 二、   图像捕捉 1、  打开薄层色谱扫主机电源 2 、 点击“图象捕捉”按钮  ; 3 、点击“连接”按钮   ; 4、  选取“光源”(测试波长) 5、  调节图象大小 6、 点击“捕捉图象”按钮  捕获图象。 7、  点击“图像存盘”按钮  ,保存图象 8、  关闭光源(如果是双波长测试,再执行(二、9-12)项操作;如果是单波长测试, 则直接从第4.3.13项进行操作) 9、  再选取“光源”(参考波长) 10、 点击“捕捉图象”按钮   11、 点击“图像存盘”按钮 ,保存图象  12、 关闭光源(参考波长) 13、 点击“断开”按钮  ,断开连接; 14、 点击“退出”按钮   ,退出“图象捕捉”子程序; 15、 关闭扫描仪主机总电源。 三、    图象处理 1 、  单波长测试: 2、点击“打开文件”按钮   ,打开测试波长下图象 3、设置基线和终线(如有必要); 4、用鼠标选取所要处理的区域; 5、在“曲线”窗口上,点击“密度分布曲线”右侧的下拉按钮  ,选取光滑指数 (推荐值为5~15之间) 6、在“样品密度分布”条件下,点击“密度分布曲线”按钮   ,再点击“进行分峰计算”按钮  ,确定背景; 7、在“背景曲线分布”条件下,点击“密度分布曲线”按钮  ,生成背景; 8、在“背景曲线扣除”条件下,点击“密度分布曲线”按钮  ,再点击“进行分峰计算”按钮  ,生成数据; 9、点击窗口管理中的“数据表格”即可查看数据; 四、 双波长测试: 1、点击“打开文件”按钮  ,打开测试波长下图象 2、 点击“打开文件”按钮  旁的下拉按钮“  ”,在弹出的菜单中点击“  ” 3、在弹出的窗口中选取参考波长下所生成的图像文件; 4、 可以看到主程序图像窗口中的图像会变成灰色。再点击主程序工具条“图像调整”旁的下拉按钮   ,在弹出的菜单中选取“  ”,将双波长扣除后生成的图像保存为另一个新文件; 5、 再点击“打开文件”按钮   ,打开双波长扣除后所生成的图象文件 6、 以下操作同“单波长测试”中的第(三、3-8)步。 五、    保存数据         生成数据表格后,再填写表头,然后将所做的工作保存成BIO文件即可。 六、     处理数据        如果数据点较少,可参考工作站里提供的“含量计算”软件;如果数据点较多,则要采用手工进行计算。 七、    清洁程序 1、  关闭所有电源,取出薄层板. 2、  用干抹布拭擦薄层板平台及主机外表面. 3、  用抹布拭擦有关电线及电缆. 八、   注意事项: 1、  保存获取的图象及生成的数据文件时,推荐在硬盘的根目录下单独建立        一个文件夹进行保存(如D:\DATA); 2、  长时间不使用扫描仪时,请拔下主机电源及CCD检测器电源; 3、  在关闭扫描仪电源开关后,如需再次打开,请在30秒后进行; 4、  无论是插拔采集卡或连接电缆,都必须在完全断电的情况下进行,以避免损坏采集卡、扫描仪或计算机主板。 | 
| 【返回顶部】【关闭】【打印】 |